×
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通知公告 > 正文

关于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生选课工作的通知

发布时间:2025-02-20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

公告类型 教学考试

各二级学院:

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专业选修课补(退)选和通识选修课(以下简称“通识课”)选课工作即将开始,现将有关选课要求、时间安排和注意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选修课

1、面向对象:各年级相关专业(选择本专业本年级开设课程)。

2、具体要求:本次为专业选修课补(退)选报名,选课人数不足15人的课程停开(少于30人的专业可适当放宽,但应达到该专业学生数的二分之一),教务处将及时公布停开选修课程目录,请同学们注意查看。

3、选课方法和时间节点:

使用学号和密码登录教务管理平台(学校主页→教务系统),打开“选课”中的“自主选课”菜单,勾选课程,确认无误后提交。

专业选修课补(退)选时间为2025年2月21日9:00-2月24日9:00。选课时间截止后不再进行补(退)选。

特别提醒:因各年级教学计划的差异,课程名称基本一致的课程不要重复选修,毕业审核时不重复计算学分,以免影响毕业。

二、通识课

1、面向对象:2021、2022、2023、2024级所有学生。

2、具体要求:每位学生一学期最多可选修2门。请同学们在选通识课前,务必到所在学院先了解本专业对通识课的修读要求,特别是学分、课程归属和课程类别要求,避免盲选、错选、漏选。

校内通识课上课时间为每周四晚上,从第3周开始上课。

本学期将在通识课中开设网络课程(1学分/门或者2学分/门),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课。网络通识课的考核成绩由观看视频、完成在线作业和在线考试三部分组成,考核通过后获得相应的通识课学分。网络课程已在通识课课程名称中标注,具体修读要求、操作说明、注意事项会在开学后发布。

3、选课规则和时间节点

请登录教务管理平台,打开“选课”中的“自主选课”菜单,勾选课程,确认无误后提交。

通识课选课时间为2025年2月28日12:00-3月3日12:00。选课时间截止后不再进行补(退)选。

4、关于通识课学分情况的说明

请2021级学生注意,根据通识课教学改革要求,2020版培养方案中规定通识课毕业要求需修满9个学分,分核心类6学分和拓展类3学分。核心类包括自然与科技、经典阅读、创新创业、社会科学、人文科学、公共艺术、劳动教育(必修)等模块,从中任选3个模块修读。拓展类包括进阶英语、新生研讨课、开放课程、系列讲座等。核心类学分可替代拓展类学分。超出规定必修的9个学分,不再冲抵选修课的学分。

请2022级学生注意,根据通识课教学改革要求,2022版培养方案中规定通识课毕业要求需修满7个学分,分核心类5学分和拓展类2学分。核心类包括经典阅读与写作、艺术与鉴赏、自然与科技、创新与创业、劳动与生活、人文与社会等模块,从中选修不少于3个模块,其中“四史”及“安全教育”课程必须各选修不低于1学分,非艺术类学生必须选修不低于2个学分的艺术与鉴赏模块课程。拓展类包括进阶英语、进阶数学、新生研讨课、开放课程、系列专题、讲座等。核心类学分可替代拓展类学分。超出规定必修的7个学分,不再冲抵选修课的学分。

请2023级、2024级学生注意,根据《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大厅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管理办法(试行)》,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分为六个模块:科学精神、爱国教育、身心健康、艺术文化、非技术能力和国际视野,一般每门课为1-2学分。每位学生在读期间,各选修模块须取得至少1学分,且须修满不少于7个学分方可毕业。其中,“四史”类课程(爱国教育模块)及“安全教育”课程(身心健康模块)须各取得1学分;非艺术类学生艺术文化模块须选修2个学分,其中美学和艺术史论类、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课程至少取得1个学分。

三、必修课

各专业的必修课是根据教学计划默认在籍学生全选,学生(特别是留级或者复学的学生)若有课程已经提前修读并取得学分,请务必在开学2周内到教务处办理退选。

请各位同学认真对待选课工作,仔细阅读选课规则和要求,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课,提交选课计划后,请立即到“学生课表查询”界面查看选课情况,确保选课成功。在规定的时间内未选课的学生,逾期不予补选。未经网上选课自行听课的学生,参加修读课程过程无效,不具有期末考试资格。选课过程经由学生本人操作,如果委托他人选课,选课结果也由委托人负责。

教务处

2025年2月2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