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校园要闻 > 正文

我校联合多方举办世界气象日主题活动,​共筑防灾减灾“第一道防线”

发布时间:2025-03-25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

发布者

3月23日,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。以“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”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气象日大型活动在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大厅盛大举行。本次活动由无锡市气象局、无锡市气象学会联合主办,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大厅承办。无锡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专职副主任冯益民、无锡市气象局局长葛余同、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大厅副校长曹广喜等领导出席,侨谊实验中学、春星小学等师生代表及各界人士600余人参与活动,线上直播覆盖超2万人次。

政校企协同,打造气象科普“生态圈”

曹广喜在致辞中表示,气象科学是筑牢防灾减灾防线的关键支撑。作为气象科普教育的“主力军”,学校大气与遥感学院依托学科优势,连续多年深化政校企合作,构建气象科普“生态圈”,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,以专业力量赋能社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。葛余同强调,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,需以“政府主导、学会协同、院校支撑、企业赋能”模式,构建全民参与的早期预警网络,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。

活动现场,无锡市气象局与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大厅共同为“气象科普共建示范基地”揭牌,并向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授牌“实习实践示范基地”,此外,两所中小学获授“气象工程教育合作示范基地”,标志着无锡气象科普教育网络向基层延伸迈出重要一步。

沉浸式科普体验,激发青少年科学热情

活动同步发布无锡气象研学品牌“气象蛮锡奇”及IP形象“锡锡”“奇奇”,以方言谐音“稀奇”为创意,融合地方特色与气象科技内核。该品牌由大气与遥感学院设计,涵盖气象观测实践、灾害模拟体验等模块,未来将打造常态化科普教育平台。

互动体验区设置四大板块:科普展区陈列人影作业车、百年气象仪器等实物;实验工坊开展“自制百叶箱”“智慧气象观测”等实践项目;知识竞赛区通过扫码答题、擂台抢答等形式吸引青少年参与;研学区由学生志愿者带领解读卫星云图、制作气象仪器。春星小学的鲍薇儿在体验后感叹:“气象预警不仅是科学家的课题,每个人都应贡献力量!”侨谊中学董俊泽则表示:“气象科学是守护生活的无形力量。”

从科普到行动,织密全民防灾网络

无锡市应急管理局、科学技术协会等指导单位指出,本次活动是落实《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》的创新实践,通过“科普+研学+实践”多元路径,将气象知识融入公众生活。活动还发放防灾手册、研学资料600余份,学生团队开发的“e风云自建房安全评估系统”“基于深度学习的高精度尾迹云识别技术——云迹智析”等实践项目被广泛实践应用,获国家级奖项。

据悉,我校连续多年举办世界气象日主题活动,年均开展院士专家讲座、政企校论坛20余场,培养百余名学生深入社区、中小学宣讲防灾知识。近三年,学院师生在全国大气专业学科竞赛、气象科普讲解大赛中斩获特等奖等50余项荣誉,成为长三角气象科普的“生力军”。

气象研学品牌发布

无锡气象局授予我校“气象科普共建示范基地”

曹广喜(左一)、冯益民(左二)、孙立新(右一)观摩仪器设备

沉浸式科普体验(1)

沉浸式科普体验(2)

沉浸式科普体验(3)

(大气与遥感学院/文:马瑞欣、冯硕,图:张宸斌;审核:范雪;编辑:谢抒辰)